4月12日,凤凰岭上乾坤朗朗,春日凿凿,初春的日子是那么让人心旷神怡!

是日,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在海淀区凤凰岭举办感恩答谢会,感谢一直以来为基金会无私奉献的合作单位、志愿者。基金会各个项目也将以自己所独有的方式,展示本项目的发展现状。仁爱灾害救助中心作为仁爱慈善基金会的一个重要项目,也参加了此次答谢会,汇报项目现状、展示团队风采。


上午9点,仁爱灾害救助中心仁爱救援队队员、志愿者从北京各地、天津赶到凤凰岭集结,为下午的基金会答谢会汇报演出做准备。俗语有言“计划赶不上变化”,原定以话剧表演作为团队项目展示方式,却由于现场硬件声光电和排练等要求,无法按时执行,实在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眼看着答谢会的时间越来越近了,作为团队领袖的李韵峰部长当机立断,决定改变此次答谢会上原定的话剧表演方式,改为体验仁爱救援队风采的队列演练和发布心得的方式。各活动小组也随即成立,现做PPT、视频查找、队列训练、与音控室对接等等,可以说是各小组有条不紊启动,看来经过多次灾害救援练就的面对不同灾害情况拟定不同应急救援方案的快速反应能力,运用到活动中还是挺实用的嘛!紧凑而又高效!


下午一点,基金会感恩答谢会在见行堂如期举行。奉送爱心粥项目、老年关怀项目、常青组项目、乡村图书馆项目、四和仁爱项目等基金会项目纷纷上台展示本项目的情况,或以访谈形式,或以情景剧表演形式,或以歌舞形式,五花八门,着实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如痴如醉!看得台下的仁爱救援队队员们,也捏了一把汗:中心的项目是刚刚才排练的呀!这也难怪,虽然是在灾区前线风里来、雨里去的,但是在几百人面前表演,又是临时排练的,不紧张才怪!

终于轮到仁爱灾害救助中心项目上台了!

伴随着让人振奋的背景音乐,穿着统一制服的仁爱救援队铿锵有力的上台了,整齐划一的步伐、锃亮的马甲,让大家眼前顿时一亮,立正、转身、敬礼,一个个动作如此连贯,一气呵成,英姿飒爽!如此特别的出场,引来了台下闪光灯不断!

这时,视频上播放的是云南鲁甸6.5级地震救援的视频。断裂的高楼,随时可能滑坡的山体,蕴含危险的堰塞湖,灾民感激的眼神,孩子欢乐的笑脸••••••一幕幕再现了去年仁爱救援队在鲁甸前线救援的每一个瞬间。而台下的嘉宾和观众也被这些画面深深震撼了——原来他们的活动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呀!

视频结束后,灾害救助中心部长、仁爱救援队队长李韵峰汇报项目情况。他说仁爱灾害救助中心成立于2007年,力求搭建一个“全方位、多能力”的社会灾难救助联盟••••••通过一线、贴身、持续、补漏的关怀模式,以救难、救急、救助、救济四个阶段展开赈灾工作,尤其侧重通过灾后陪伴和培育当地公益组织的方式,帮助灾民进行生活和心理重建。当介绍到这些年所参与的各种大型救援活动时,李韵峰部长多次落泪、不能自已,说,灾害救助中心这么多年走过来,实在是挺不容易的••••••想不到铁铮铮的男子汉也有如此感性的一面!为李韵峰部长所感染,台下的很多观众也不禁掉下了眼泪!


随后,灾害救助中心副部长孙本昇老师分享了他加入仁爱救援队的心历路程。一杯爱心粥让他感受到了善的力量,日行一善,大爱无边;在鲁甸灾区救灾,让他感受到了危难时刻生命的力量,也让自己找到了实现自己价值的另一种方式!孙老师说,仁爱慈善基金会的活动,温暖了我逐渐变冷的心灵,是“仁爱”——这个声音在呼唤我,让我重新找到了内在的自我;是学诚大和尚的教导,让我们体验苦、感受苦,践行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的仁爱理念••••••灾害救助中心是大家实践善行的最好平台,我们要在生活中实践着仁爱,也在实践中感受着快乐与收获!

第三个分享的是我们可爱的老队员——李政,一名80后。他说,每次大型灾难发生的时候,由于工作原因不能前往一线,心里特别为队员们担心,经常吃不好、睡不好,晚上在群里看到队员们发的信息才知道他们平安回到大本营才放心••••••说着说着,这个硬汉就忍不住哽咽,真是一个性情中人!


也许,在大家看来,救援队是一个很酷的队伍,但是只有深入其中的人才知道其中的五味杂陈!一个退伍老兵说,救援队与一般的团队不一样,凝聚力非常强,在灾区如果没有这股凝聚力,就会把整个团队陷入危险当中,而这股凝聚力,在一次次在救援活动中经受这样那样的磨难考验,早已让他们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关系——生死相依!

不过也是,一此次危险的救援行动,一个个紧张的不眠之夜,一次次大型公益活动的安全保障任务,时时处处都能够见到这样一身印着“仁爱救援”的蓝制服,这早已让他们建立了兄弟般的情谊!

在此次基金会答谢会上,仁爱灾害救助中心很好的展示了本项目的风采。如今,“仁爱救援”这四个字越来越深入大众们的心中,只要有灾害救助中心、仁爱救援队的地方,就有安全,就有依靠,就有欢乐!我们相信,仁爱灾害救灾中心这群可爱的人,将怀揣着他们这颗光荣的使命继续为公益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