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有一回,随同当家师参访一个禅寺,间歇时,当家师告诉我,人的贪欲绵绵密密,非常不好对治。

那时候只是把这句话记下了,但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认知的更多的是内心里的“嗔”烦恼。对“贪”的认识仅限于忍不住多吃几个菜包子。

师兄弟之间刚出家时,免不了互相不服气,都是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有脾气,有个性。在佛门里,不吃这一套,把大家关在一起相互磨啊磨,慢慢地脾气就磨没了,随时想找谁争个对错的心渐渐地平息了,狰狞的青春痘也没了,人的面容变的慈祥而平和,语气柔和,举止淡定。

其实,人,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出家有几个年头以后,不会轻易发脾气了,不轻易和别人搞斗争了,慢慢地才看到了一点当年当家师讲的“绵绵密密的贪烦恼”。

大概是我二、三年级的时候,老师让我带一块钱回家给妈妈,那是妈妈托老师在县城买东西的钱,因为没买到,让我把钱带回家。当时,那是一笔不小的钱,我这个小混蛋,竟然藏匿了这笔钱,在校门口购买了小食品。

那是一种膨化食品。我实在无法抵御那个小食品的诱惑,其实,心里是知道后果的,也知道,这样做非常的不对,天理难容,因为,小时候家里穷,为了生计,妈妈上山割柴草,打成一大捆,卖给别人,不知道要打多少才能卖一块钱。

但是,我实在无法抗拒那些小食品的诱惑。

无法抗拒。

我想说谎以逃避惩罚,但很快就事发,后果很严重,我被暴打一顿,而且身败名裂。学校都知道了我这个小王八蛋干了一件人神共愤的坏事。

但是,我一点也没改,在之后的岁月里,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一起偷父母的钱,偷农民地里种的地瓜等农作物,偷工厂里的铜丝、铸铁等等可以换钱的东西。

一方面是饥饿,另一方面就是馋。

现在懂得了,那就是一种叫“贪”的烦恼。我们想拥有那些小食品,想看小人书,想看电影,想买到一些小玩具,玻璃球,等等,总之,县城里有很多花花绿绿的诱惑。

这个花花世界,每一个享受都需要钱。

在物质那样贫乏的时代里,我就饱尝了贪烦恼给我带来的恶果。我经常被父母揍,在偷家里的钱的时候,虽然很用心计,比如每次只拿一点点,以免被发现。但,最终都是会被发现。这个恶习,一直伴随着我很多年。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就不干了。

但是,我的小伙伴们,有的一直没改掉,越干越大,就进去了,有一个刚刚年满十八,觉得小偷小摸不来劲,就持刀拦路抢劫。被重判。

成年后,我才知道,茫茫大地上,非常非常多的小伙伴们就这样走上了人生的不归路。

再之后,我终于知道,人生的众多苦难,都来自我们内心的“贪”烦恼,我这个小屁孩在童年时犯下的罪恶,只是整个人生的一个缩影。

原因只有一个,我无法抗拒那些诱惑。也不知道抗拒,也不知道怎么抗拒。小的时候,可以被家长打屁股,被老师罚站,大了以后,没有人可以打我的屁股了,而且,诱惑也增加了,贪财,贪名,贪色,贪图享受,爱慕虚荣,等等等等。

人生的一个又一个陷阱和绳索,牢牢地套住了我。

我一直相信,我能好好地活到出家,一定是菩萨显灵。真的是一个奇迹。还有一个比较幸运的地方是,我没有少年得志,没有机会让我在没有认识和了解到“贪”烦恼的情况下,获得更多掌控名利的机会。

否则,我一定死的很惨。现在,掰着手指头数一数,身边的好些个朋友都进去了,都是为了钱。

出家前,在公司里,忽然有一天办公室来了一些推销员,他们推销银行的信用卡,可以透支的那种,公司里很多年轻人都办了这种卡,我觉得也很好,很方便,办理的透支额度是根据你名下所拥有的财产来衡量的,我,就办不多,那时候,我已经有了出家的心,比如办理营业执照等等,都没有用我的名字,所以,我的卡透支额度最小。

我的卡只是偶尔用于经营中结算和转账用。

我所在的那个写字楼里很多人都办了这个卡,因为很方便啊。不用自己去银行排队。坐在屋里,人家都给办好,送到手上。

出家几年以后,我发现,老天,出事了,当年办卡的不少人都面临着牢狱之灾,有的人勉强可以连本带息还上,有的人就办理透支额度更大的卡来偿还之前的透支,好几张卡之间来回倒腾。

早已深陷泥坑。成了不折不扣的卡奴。

无法自拔,混到这个地步,就是贪图享受,越贪图享受,人就越没有智慧。越没有智慧就越处理不好身边的人和事。事业就走下坡路。

人,真的是很可怜。据说,透支20万,无法偿还,以信用卡诈骗罪判五到十年有期徒刑,50万以上是无期徒刑,跑路藏匿,抓到以后,重判。

我的一个师兄出家前从事奢侈品销售,他亲口告诉我们,他的工作就是研究如何把便宜的东西卖贵,他曾经在海外受过高级营销培训,受训的主要课题就是如何把价值十块钱的东西卖到两千块钱。

这位师兄非常的聪慧,很快就掌握个中的窍门,暴富起来,但是,终于有一天或者是良心发现或者是宿命,让他放下了他因为销售奢侈品而赚来的豪宅和豪车,选择了出家。

出家前,我经营广告,就是帮别人把不值钱的东西搞的看起来很值钱的样子,让大家去买。做过挺多服装的广告,发现,这个世界上的纺织品服装的物理成本实在是高不到哪里去,无非就是把布裁开再缝起来而已,但都会想方设法卖几千几万,这个东西。。。。。怎么说呢。。。。。

那时候有一个客户,他敢把他的衣服标价十万,但是,怎么能说服买家,这么几块布缝起来就值十万块呢,他给出的理由是,手工制作的。好搞笑。

不久前,北京市佛协组织我们出家人参加一个培训班,学习和了解国情,有一个专家,非常有才华,很有见地,认识问题很深刻,讲课也很生动,他跟我们描述现在的电子商务,说,某网络经营者创造了庞大的销售奇迹时,感慨地说,感谢天下所有的败家娘们,为我们创造了如此巨大的销售。

我不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因为我们不看新闻,也许是他发挥和演绎的,也许真的有这样的名言。我们人类在物欲面前,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表现都一样可爱的无知,完全不顾后果。

我问过我师父,那些购物狂到底是怎么回事。师父说,她们见到商品,如果不买,内心会非常的痛苦。

经典里曾经记载,佛陀和弟子在路上看到钱,说,毒蛇。而另外一个路人见到后,说明明是钱,怎么说是毒蛇,就拣回家,花了,后来,国王发现这个人暴富,就查办他,差点杀了他的头。

我在师父关于人间佛教的一篇文章里读到这样一个观点,说,人间佛教不是要让大家都出家,而是要把佛教里的智慧让大家用在现实生活中。

如果,我小的时候,有人告诉我,我之所以成为一个偷爸爸妈妈钱的熊孩子,是因为不能看破小食品对我的诱惑;如果,在我成年的时候,有人告诉我,我之所以追求财富追到如此痛苦,是因为没有看破自我对物欲的不满足,如果,有人告诉我,花不该花的钱,付出惨痛的代价,是因为不懂得贫穷不是赚的少,而是想要的太多。

如果,有人告诉我,所谓的欲望,实际上是对色、声、香、味、触等等如同尘埃一样的虚幻的感受无知地执取和贪着。欲望是一个永远无法填满的无底洞,所谓欲豁难填。这个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无常的,是无我的,是无法占有的,连我们自己都是尘埃。

如云水一般。

寺院里专门有一些建筑,就叫做云水堂。

如果,有人巧妙地把这样的真理告诉我,我就解脱了。不仅不被财富所束缚,反而能够更好地去驾驭财富,使用财富。

如果,没有人告诉我这样的道理,并且深刻思维和体会到,我想我绝对无法从中摆脱出来,我一定死在钱上。虽然,出家前,我也经常很正义地批评那些不好的现象,愤慨种种不公平,不公正,现在,我确信,是因为我没有机会,如果我有,我也会想方设法获取各种不义之财。

我想我会遵守法律,但会游走在道德的边缘。也许会铤而走险,或者失足,或者疲于应付种种自找的麻烦,谁知道呢?

我这样分析自己是有道理的,因为在我小时候偷父母钱被妈妈人赃俱获之后,妈妈在暴揍我一顿之后,就跟我讲一个老掉牙的故事,说一个孩子小时候偷针,长大了偷金,后来就被砍头了。

我妈妈没有跟我讲“贪烦恼”这回事。万幸的是,在我成年之后,终于搞清楚还有这么一档子事。

其实也很简单。可怜的我们,就这么一点点事情就看不破。

我的一个朋友,他最痛恨他老婆买首饰,常常无节制地刷他的卡买首饰,买化妆品,那些东西都邪了门的贵,真是不怕不敢要价,只要敢要,就有人敢买。人,靠画怎么能画出美丽来呢,画出来的也是假的呀。这就个,就看不明白。

还有那些美容卡,减肥卡,瑜伽卡。那个日子简直没法过下去。

还有个师兄出家前是个少爷,他说他过去理个发能花出七、八百。现在想起来非常后悔,那样糟蹋自己的福报。

前些年参与慈善助学活动时了解到,七八百块钱可以资助一个贫困学生读完高中。唉。

美丽是靠心灵的,所谓相由心生,我师兄弟们,出家前都相貌平平,用功几年以后,都庄严安详,眉清目秀,皮肤那叫一个好,出去办点事,一排队,哇,总有路人看到目瞪口呆,感慨,怎么有这么帅的小师父。

真的。

戒律里都不许我们用带香味的肥皂,大家都用很便宜的肥皂洗脸、洗头、刮胡子。有一个师兄还用过洗衣粉洗脸,不过,那个确实不能用,用了以后整个脸肿了好几天。

出家人心细,常常能观察到脂粉下藏不住的压力、焦虑、委屈和纠结、不安和恐惧。原本都如此美好的人生,因为小小的贪烦恼,被苦逼到如此痛不欲生的地步。

就有卡奴告诉我,因为信用卡的债务无法摆脱,要么就设法再办一张透支额度更大的,要么就自杀。

之前,我也了解到一些,但不知道已经严重到这个地步。后来慢慢就能理解了,如果,不解决内心的贪烦恼,或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的话,无论是小小的熊孩子还是位高权重的大人,都无法过好自己的人生。

我学习到的佛教不是否定人生,也不是否定物质,而是让我们拥有驾驭自己情绪和欲望的能力,拥有看透事物本质的智慧和能力,从而更好地处理物质,让物质为人类所用,让财富为人类所用。

而不是成为物质的奴隶。真的,稍微学一点就管用,至少不会太出格,一点都不学习,不了解,苦难就没有底限。

熊孩子小的时候管不住自己的贪欲,被妈妈用笤帚疙瘩打屁股,长大了看不破、管不住这个贪欲,就会闯大祸,惹大麻烦,遭大苦难。

不过,我师父一直就有跟我讲,有过苦难经历的人,倘若能把这些经历作为修道的动力和资本,就比没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更容易洞察到生命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