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预定的计划,我于3月2日早上,趁着朦胧的夜色,坐上滴滴的快车,来到北京仁爱慈善基金会河北保定之行的聚集点,参加送温暖的活动。


这次活动分12个组,分别到预定的村户走访。我们一行4人分属于第4小组,一路奔波,绕过一座又一座大山,载着米面油等慰问品,首先来到蛟龙口村,走访的3户家庭,分住在不同的山坡上。


第一户家庭是一对老夫妻独自在生活这个小山村。年轻的孩子们都出去打工了,也很少回来,丈夫长期卧病在床,全靠妻子老奶奶里里外外的干活。老奶奶身体也不太好,活干多了,就会气喘吁吁。其实,他们也很希望有年轻人常在身边照顾他们,可是又面临经济的压力,也许这也就是无奈的一种选择吧。
第二户家庭(王桂福)有一对年轻的儿女,都没有工作,女儿性格比较孤僻,不愿见人,儿子还有病,据说是红斑狼疮,几乎不能治愈的免疫缺失性疾病。在山里缺少经济来源的情况下,每星期还要开药,治病,毕竟生命最宝贵。我想,只要老人的儿子在,他们心里比啥都满足,这就是流淌在血液中的慈爱之心,亲情之爱,还有什么比这重要呢?


第三户家庭(张存)家庭基本情况是一对老夫妻,也是老爷爷身体不好。我们去看他时,正在床上输液。虽然穷,但是很乐观,家里还贴有很多毛主席的相片,而且每年都要买新的换上。问他为什么那么喜欢毛主席,他很朴素地说:“毛主席是人民的大救星”。是啊,毛主席是多么的了不起,是伟人,因为毛主席所想所做都是为了人民,人民才不会忘记他,记住他。
3月3日,也就是行动的第二天,我们来到了燕岭村,走访了4个家庭,分别是李志海家、李德春家、范芝家和朱玉花家。第一户,一对老夫妻,带着一个有精神病的儿子,也不能正常地工作生活,靠老夫妻两人维持生计。面对这样困难的家庭,我们还能说我们的生活不好,困难太多吗?通过送温暖,亲历了困难的家庭,感受到只有把仁爱送给他人,才会感受到别人的困难,才会把别人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我们的慈悲才能从内心里升起。


第二户家庭是一位76岁的老爷爷,大儿子因养猪经商受挫,精神上受刺激,也就失去劳动能力,家庭就没有顶梁柱了,而且有病。
第三户家庭是五保户,已经是90多岁的老人了,终生没有婚姻,年轻时收养了一个儿子,可是儿子50多岁左右就去世了,真是白发送黑发,生活总是不能如愿,多么的艰辛啊!当我看到她时,感到她的身体很虚弱,没有力气干活,甚至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看到她家满屋都堆着煤灰,像一个小山坡似的,都挤到床边了,她的脸上也满是黑色的煤灰。她看着我,是希望我能帮助她把煤灰从屋里清理出去吧?于是,我和4组组长(刘春连)师兄两人就把这堆了两年的几百斤煤灰一点点地清理出房子,让居住的环境更亮堂些。我们的到来,虽然也给她带来丁点的希望,但如果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像她这样的老人会得到更大的关爱。


第四户老奶奶单独住,有时候去儿子家轮流里住,心脏不好,日子还算安稳。
通过两天的送温暖行动,让我们走进了这些苦难的家庭,耳闻目睹他们的艰辛和他们的乐观。活动对自己的内心进行了一次洗礼。愿更多的人走向更好的未来,让我们的社会充满着爱与和谐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