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6日,腊月二十八,仁爱启明书院志愿者前往韶关市南郊八公里原广东塑料厂附近,探访书院孩子——王姝妹一家,并代表“北京仁爱慈善基金会”给这个困难家庭送去礼物与慰问金。
王姝妹是五年级学生,家境贫寒,每次去我们都非常心痛。当我们走入这个家庭,所见到的所了解到的远比先前所知的更加不堪。两间破破烂烂的泥砖房,各种垃圾堆积如山,没有像样的大门,没有铺上水泥的地面,没有坚固的墙面,有的只是破旧的几块布,一辆旧三轮车,而泥砖房里面,普通人家有的家用电器看不到,就连日常生活最基本的水电也没有。
王姝妹的父亲王佰亮今年已经63岁了,瘦骨嶙峋,先后有两任妻子,生育了3名孩子。他和第一任妻子所生的男孩今年20岁了,目前在湖南打工,由于学历不高,一个月也只能挣个1000多元,好在这个孩子孝心满满,每个月都会固定给家里寄回500块钱当家用。而他的第一任妻子由于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刺激,在儿子刚满一岁时就自杀身亡。后来,王佰亮老人遇到了第二个“妻子”,但一直没领结婚证,以至于两个孩子出世后,都没能上户口,目前还是黑户。
他的女儿便是五年级学生王姝妹,今年也快15岁了,比同班同学大好几岁。而他的小儿子8岁了,不会说话,并患有精神疾病,没有正常人的意识,不懂得大小便。志愿者去时,看到的便是满身屎尿,脏兮兮的小男孩。这个孩子腿脚也不灵活,走路一瘸一拐的,完全没有自理能力。每逢刮风下雨的坏天气,这个孩子就会周身疼痛,以及每天都会抽筋,口吐白沫,严重时甚至会休克。每个月家里都要花上好几百块给他治病,这对这个家庭来说,算得上一大笔开销了。
王佰亮的第二个妻子是从垃圾堆里捡回来的,患有精神疾病,腿脚也特别不灵活,同样失去了正常人的自理能力。2013年中秋节前几日,王佰亮和他的妻子都患上了重感冒,他自己晕倒在家中,醒来时发现,妻子已经不省人事了,后来才知道冻死在自家的垃圾堆里。
如今,这个4口之家没有好的居所,刮风下雨时,泥瓦房里,到处不断滴落雨水,整个家都湿漉漉的。平日里王佰亮只能一边照看患有重疾的小儿子,一边靠拾荒维持着一家的生计,运气好的时候,一个月也就只能赚到几百块钱。家里的水都是向周边的邻居讨来的,点蜡烛或者煤油灯来照亮。王姝妹放学后只能到附近铁路旁的商店,借着里面的灯光完成作业。家里的米、菜、油都只能买最便宜的,平日一家3口人的伙食勉强解决。每月家里所需的200斤米都成为了很大的负担了。
志愿者在临走时问了老人最需要的帮助和心愿。老人思索了半晌,回答说:“我不想要什么物质的东西,就想治好小儿子的病。”志愿者的心颤动了。虽然生活贫寒,自己能力不大,但他和其他的家长一样,也只希望自己的儿女健康快乐啊!
真心希望,这一家子能平安地生活!启明书院会尽自己所能给予他们关爱,志愿者会定期去看望他们,给他们带去一些他们需要的生活用品,也希望有更多的慈善人给这个“家”带去更多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