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仁爱基金会结缘已经有好几年,这几年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参加到基金会项目中去,但是,身虽未至心向往之。在2015年的开始希望自己能够再回归到仁爱基金会的大家庭里面,再回归到可爱的志愿者中间中去。也是机缘巧合,竟然和原来的志愿者群中的东仔取得了联系。东仔的坚持让我非常感动,约定周六去仁爱西二旗心栈参加奉粥活动。
周六早晨5点准时起床,看到东仔早晨4:30的微信留言,集合地点地图:养心斋素食餐厅,东仔已经开始熬粥了。一切按部就班地进行。到了餐厅第一感受到的是志愿者的质朴和热情。因为是路痴,到了地方绕了两圈还是没有找到。刘闲艺只穿了一件毛衣跑出来在路边当路标。进了餐厅,贺全胜老师像家人一样欢迎我们,非常温暖。志愿者们陆陆续续都到了,微笑,问候,签名,吃早餐,间隙里面分拣山上丰收的黄豆。陈立军老师非常贴心,每一个志愿者进来,他都要忙着招待,盛粥,安排座位。到了这里真的没有陌生感,就好像是久别重逢。
早上7点10分,我们列队出发,统一的志愿者服装,整齐的队伍。最让我感动的是我们的志愿者非常遵守法规。从素食餐厅到奉粥的路口逆行是最近的道路,而且周末这个时间也没有什么车辆行人。但是师兄们就是这么绕远走过去,井然有序。也深深体会到师父的教诲:佛弟子要行为世范,要有佛弟子的样子。虽然义工团队里面并不都是佛弟子,但是他们已经在实践师父的教诲。
到了奉粥地点,并没有立刻开始奉粥,而是在东仔的带领下做了一遍手语操,因为有新的志愿者参加,还示范了标准的奉粥动作和可能的情形。介绍了基金会的各个项目以及心栈的运营状况,宣读了心栈志愿者培训理念。里面有一句话:“自我的成长唯有全心全意服务他人才能实现”很有菩萨行的味道。读到这一句的时候也就理解了我们志愿者家庭的温暖,那种浑然天成的温暖更多的是在传递:传递仁爱,传递希望,传递快乐,传递爱。奉粥井然有序,可以看到有匆匆路人停下脚步慢慢品尝粥的香甜,也有环卫工人在忙碌之后静静享受粥的美味,也有周围的居民带着自己家的餐具来分享志愿者的爱心,更有各种路过的行人接受志愿者的奉送。我们的志愿者一直面带微笑,在送出美味香甜的爱心粥的同时更多送出的是真诚的祝福,“祝您一天好心情”此起彼伏。很快奉粥活动就结束了,志愿者们收拾好东西,列队回到了餐厅。
在餐厅里面,东仔发起了一个分享会,大家踊跃发言,最突出的就是对于有些人带着那么大的容器过来盛粥是不是可以,是不是在鼓励吃白食养懒人。大多数发言是觉得这个不好,不是仁爱心栈设立的目的。东仔也陈述了基金会对这样事情的应对方式:无论拿什么样的容器过来,就是两勺,或者每人限两杯。餐厅经理也分享了她自己的看法,她觉得有些人经济上并不宽裕,确实是需要这些粥,也体现传递温暖、传递仁爱的精神。就这个事情,我也发表了我自己的看法,我个人觉得有人带大餐具过来盛粥志愿者要有随喜的心态。仁爱心栈就是要传递温暖,传递希望,传递爱,让大家知道仁爱,了解仁爱,并且加入到仁爱的大家庭当中来。奉粥其实就是个载体,并不仅仅是一杯粥,一句问候,我想更多的是一种传承,尤其是在大都市,传承这么一种有爱的思想。只要加以时日,大餐具应该不会再出现。
分享会后,我们新加入的志愿者有很多问题,东仔都一一耐心解答,非常感恩。也希望不久的周末早晨能和亲爱的志愿者朋友们再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