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在仁爱启明书院读书活动时,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和陈阿婆多聊一会,陈阿婆给我的印象是坚强、乐观开朗的。这次是我和我儿子专程去探望陈阿婆,阿婆在见到我的时候就马上认出我来了。她显得有点激动,她马上说个不停:“你们在学校建了书院好呀!现在我们这些老人有了活动的地点,而且孩子们一见到我就叫我唱歌给他们听…”我赶紧说:“不是!不是!是您多才多艺,有颗热爱孩子的心!阿婆,我这次来我主要是想听听阿婆你几十年来你印象中最难忘的故事,让我们些后辈在前人的艰苦奋斗的事迹中找到那些可以影响激励下一代的正能量。” 再次陈阿婆聊天,我们都被深深地震撼了!

陈阿婆原名陈惠卿,后被转卖,被改名陈玉芳。为一九二九年在香港出生,父亲是当时香港洪门(旧中国的民间组织)一个小头目,管理三条街道,是当时生活的幸福富裕的家庭。可惜在陈阿婆十来岁时,遇上了日本进攻香港,在日本的统治下,陈阿婆的父亲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业被日本人以家里藏有枪支为由抓进了监狱,而在当时香港洪门为了救出陈阿婆的父亲,请了十多名律师与日本谈判。经过艰苦的谈判,陈阿婆的父亲终于被救了出来。

陈阿婆的父亲意识到香港已经被日本占领了,自己已经难以在香港生存下去了,一家四口急急忙忙搭船从香港逃回广州。(当时陈阿婆一家的船票都是陈阿婆母亲摘下手腕的金手镯换来的)在回到广州之后,他们家就以开熟食店(据陈阿婆回忆叫做华记店铺)为生。可惜在那个战乱纷飞年代人民生存艰苦,生意难做。开一间亏一间,没办法只能典当了大人的所有贵重的物品、首饰,到后来甚至连小孩的玉佩、手镯、脚镯都被典当了。

因为在广州也无法生存下去,一家子人只能投奔陈阿婆母亲在增城的娘家。没想到屋漏偏逢连夜雨,陈阿婆一家所住的房子突然坍塌,但万幸的是陈阿婆的母亲和弟弟在这次事故中幸存下来。经此大劫,陈阿婆家里更为拮据,连买米的钱都没有了,陈阿婆为了家里的母亲弟弟能够生存下去,她瞒着父亲跟着当时的难民一起去锤碎石子,希望能凭着自己勤奋劳作能够为家里人换回生存的口粮。没想到一走再也回不了家了,增城沦陷了。(一讲起日本侵略中国,阿婆就恨得咬牙切齿)那一年她十四岁就变成了“难民女”。

阿婆和家里失散后先被卖到锡场(水库里面的一个村落)给人家做童养媳。后来不久得了一场重病,抬到当时的街镇。医生说没得医了,那家人也就丢下她在旅馆里独自回去了,当时旅馆的老板不忍心。自己去开了药给阿婆吃,没想到过了一星期竞然逐渐的好起来。好了之后就被人转买到双江大路下给地主家做“妹仔”就是做“丫环”。

据陈阿婆所述那个主人婆因为少分了一点家产,把陈阿婆要了过来,而陈阿婆那时整天挨打挨骂。阿婆特别讲了一件事,有一次主人婆带着她上山砍柴,也不说那里的树是自家的。(路上方的山是自家的,路下方的树是别人的家的)砍柴差不多结束的时候,那片树林的主人带着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赶到,对阿婆又打又骂,没想到主人婆不但没有护着陈阿婆还跟着外人对她又打又骂。说到这里陈阿婆气极了,对主人婆说你怎么做人那么绝情,既不告诉我哪片树林是自家的,还跟着外人一起对我打骂。阿婆伤心欲绝,干脆把扁担一扔逃走了。

那时阿婆从双江跑到灯塔,到灯塔的时候天快要黑了,阿婆那时不知所措,想到自己的遭遇不由的悲从心来,蹲在路边大哭不止。幸好当时一户人家好心收留了陈阿婆,陈阿婆也尽心尽力地为那户人家做事。过了三天,陈阿婆被主人家找到了,带回了家里,她想这次我可能真的要被打死了。战战兢兢的回到的主人家,回到主人家陈阿婆双手被反绑在石墩上关在一间屋子里。幸好主人家的大伯怜悯陈阿婆把陈阿婆解救出来,这样陈阿婆才又得以逃过一劫。在主人家,陈阿婆做了三年的“妹仔”。

十八岁那年陈阿婆又被卖到了龙镇(万绿湖水库边的一个小村庄)一户地主家中给地主做小老婆,当时的陈阿婆只比地主的大女儿大三四岁,地主的大老婆凶的很,地主婆没有生儿子,地主抱回来的孩子也给地主大老婆给杀害了。不久,陈阿婆怀孕了,不过当时陈阿婆并未意识到自己怀孕,直到别人笑她才知道,万幸的是在河源的医院里陈阿婆生下一个男孩,取名为天养,陈阿婆因为剖腹产伤口发炎,在医院足足住了三个月(陈阿婆边说边掀起衣服给我看,让我感到触目惊心,陈阿婆已经86岁了,但伤疤并未随着陈阿婆的老去而慢慢消退)。出院那天,番鬼婆(陈阿婆称当时的护士)抱来了孩子,陈阿婆当时一惊,是不是要拿我的儿子抵住院费啊?没想到番鬼婆把手一招,来抱着你的孩子,给你们母子照张相,新政府给你结了账了,别担心。

这时陈阿婆跟我们说:“当时快要解放的时候,国民党跟我们说共产党是要‘共产、共妻’是会残害老百姓的。但我看共产党军队进村纪律文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而且军容齐整,对老百姓有礼貌。我就想好日子来了!”

解放后,中国废除的旧时的妻妾制,确立了一夫一妻制。陈阿婆也得以重新选择她自己的生活方式,她与那地主离了婚还当上社主任(相当于现在的妇联主任)。陈阿婆在当上社主任之后马上带头组织当地的女青年到李田挖锡矿,李田那地方山高林密,时常有很青竹蛇出没,阿婆解释说青竹蛇白天眼睛是瞎的,所以没有什么可怕的。

陈阿婆为人热情开朗,当社主任期间遇到了是富农的游大爷,他们俩的感情迅速升温,不过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间游大爷害怕自己的身份会给陈阿婆带来不必要的伤害,迟迟没有下决心与陈阿婆结婚。陈阿婆当时说:“不要怕,政策在我心中。你虽被评为富农,但没有做剥削村民的事。而且还是龙镇小学的创始人,对村民是有功的。”陈阿婆现在说起游锦全大爷,还是一脸的幸福。她说游锦全大爷既有文化,心地又善良,为人忠厚,乐于助人,在当地很有威望,受人尊重。他对她又好,还鼓励和帮助陈阿婆找回了父亲与弟弟。

当时她父亲想把她户口迁回广州,但她不肯,她说就情愿陪在游大爷身边做个“坑盲仔”,陈阿婆在嫁给游大爷后再没有生育,但夫妻恩爱,风风雨雨几十年夫妻俩相守相依一路走过。在这其间,因为陈阿婆当时嫁给是富农仔,所以也常常被别人欺负,有一次陈阿婆觉得这样的日子早死晚死都一样,就去投河自尽,想不到想死却死不了(恰好给现在安源小学的校长游新的父亲所救)。

陈阿婆感叹说:“有些人想生却生不了,有些想死却也死不了,一切皆有天注定!”那我赶紧问阿婆:“你觉得你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阿婆说:“最重要的是要有生命,才能战胜一切困难。”边说边挥起手,好有范哪!然后她又说:“过去连饭都没得吃,现在总挑剔吃什么菜,我睡着了都偷笑。共产党好!毛主席好!邓小平好!”陈阿婆边说还对我竖起了大拇指。

陈阿婆还对我儿子说,一定要对妈妈好!妈妈是最疼你也是最辛苦最累的,说的我儿子连连点头。陈阿婆说每次见到小孩子都会不由自主的跟他们讲讲旧社会的悲惨生活,希望他们能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希望他们能好好念书。陈阿婆不时给我们背孙中山先生的遗训(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还有给我们唱放牛歌。最后陈阿婆说:“自从我丈夫过身后,我说过再也不再掉一滴眼泪,没想到刚刚又掉了。”

真的,陈阿婆!我从你身上看到了我们旧社会女性的悲惨生活,也从你身上看到了我们女性的那种对生命的执着和热爱,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那种农村妇女特有的善良和淳朴。爱自己、爱他人,不计较别人的嘲笑,做认为自己无愧于天地的那颗不老的童心和爱心!陈阿婆!您真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