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被好多志愿者称为“老师”,这一年来,通过参加大运河心栈,慢慢学会了感恩、承担。如早晨起来给家里人准备早餐;在工作生活中渐渐学着主动友善;不去计较别人的态度;休息时多做些家务等。

可能是由于因为年底工作繁忙,时间紧张,近几次奉粥有些忙乱。问题出在哪里?是因为奉粥这件事太简单了么?是因为觉得自己做的很好,不需要努力了么?

在今天早上的奉粥中,我负责往粥杯子里放勺,以前都是年龄偏大的志愿者负责,觉得这放勺的活轻松、简单。今天我却做的不尽人意,不是有漏放就是供不上奉粥的志愿者后来取粥。我在新志愿者身上找到了答案,今天国学班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总是中规中矩,要求怎样就怎样,没有偏差,使无数路人驻足赞叹,接取粥时满脸的喜悦。心中不禁升起愧疚感,自己在处事态度和行动上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呀!

随后,张伟提醒新志愿者娄佳虹尽量不去早点摊那边奉粥,虽然我们奉献的是爱心,但是会影响早点摊的生意,早点摊老板会起烦恼。有的时候为了抓紧时间快点结束奉粥,就不顾他人的感受,虽然奉出了一份爱心,同时也使对方积下一点怨气,奉粥的目的就出现了偏差。自认为是老志愿者我们,能否像国学班的小小志愿者一样,时时提醒自己遵照仁爱奉粥理念,把每一个奉粥细节考虑到周全、做到完善。爱心粥是我们传递爱心的载体,绝对是一点儿凑活不得。

早晨,章蕾蕾老师为结行的志愿者准备了相当丰富的早餐,配上谢老师、张老师、王老师带来自制的精美小菜,美美的蹭吃了一顿早餐。不参加的人是永远不会明白,一群志愿者在粥车旁围成一圈吃早餐,同时分享奉献爱心粥的感受,我们也在传递着温暖关爱。从这些家人身上,我明白了虽然奉粥的善举触手可及,但是奉献爱心不是施舍,需要提升自己的真诚心和恭敬心开始,努力学习力行,高质量、高标准的做好每一个细节。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相信自己,会更加细心体察、努力奉献,不断从成长中体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