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听栈长说秦皇岛那边下雪了,天气越来越冷了,家人们都要注意防寒保暖,照顾好自己,尤其是各位半夜就要起来去熬粥的老师们,出门穿厚点,不要感冒了。

转眼来奉粥也断断续续的有两周了,关注的重点也从一开始起起落落的感受这个大家庭的每个人的苦衷和悲喜,到真正关注各类形色匆匆的路人和这份事业的意义,心也慢慢的安住下来。

“阿姨您每天都来那么早……”

“都习惯了,其实我一般三点就醒了,赖在床上玩手机呢,”74岁的郭阿姨如是说,脸上洋溢着孩童般灿烂的笑容,“玩斗地主,我得两个金牌了!”

“现在的年轻人其实都很辛苦、很累的,我们年纪大了,能活动活动,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多好啊……”

“我只是希望他们少点应酬,你看一应酬,那酒喝的!其实累点也都无所谓了,酒多伤身体啊……”

“我还有点时间,还可以回去大家叠个围裙。”操持着一个家还要工作的李老师如是说,俨然已经把心栈当成第二个家来操心了。

“老哥哥,今天喝一杯不?”吴老师对每天大清早就来工作的清洁工大叔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个高大上的道理,就在生活里被诠释得这样浅白动人。

看着那些主动拿了自己杯子过来盛粥的老人脸上满满的笑容,我想,在每天接粥的人当中,哪怕只有一个两个感受到了这份温暖和爱,也是我们坚持下去的理由。

当你老了,白发苍苍,睡意朦胧,在炉火旁打盹,请翻开这些回忆,我愿那些温暖和真挚,成为漫天的繁星,不奢求能照亮你的世界,只愿你能在起起落落的人生和那些满当当的悲喜中,得到一丝清凉与安然。

风雨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