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粥是历事练心的平台,每天都有不同的境界让我们成长。今天奉粥的时候,有位阿姨骑车过来,一看就是我们的老粥客。志愿者用温柔的话语问候“早上好,请喝一杯爱心粥!”阿姨接过粥,放在了自行车的车篓里。可是她没有走,说“可以再来一杯吗?”这时候,我就犹豫了,看着她的表情,我在思考,要不要再给她一杯呢?我示意了一下卢海老师,卢海老师用眼神告诉我,可以,我就又给了她一杯。我说“请把这份爱传递出去!”她走后,卢海老师说“满足他人的欲望也是一种慈善!”
其实想一想确实是这样的,更何况,我们并不知道他人是不是真的需要。一杯爱心粥,从精神层面来说,只是一粒星星之火,它是无法用一个量值去衡量的;从物质层面上来说,一杯粥不够饱腹,但是它可以充饥。和它相应的人,知道它的好处和价值;不知道它的人,只是得到一时的温暖。能得到多少,就要看你自己的心了。想要得更多的人,也许他们并不是贪心,只是感觉到了它的好。
今天陈慧老师也分享了自己在奉粥过程中遇到一段插曲a,陈老师说,我在奉粥的时候,遇到一个路人一直在观察我们,我就去询问他是不是要喝粥,那个人拒绝了。于是我把粥奉给了旁边的人。然后我看他还是在观察我们,我就和他解释了一下我们奉粥的理念,那人还是拒绝。于是我没有强求,就离开了。虽然我离开了他,但是我还是一边奉粥,一边观察着他。发现那人又停留了一会儿,走到一旁,接受了其他志愿者奉的粥。
陈慧老师将每一次奉粥都当做真正历事练心的机会,时时刻刻都在用功,都在提起正念。另外,就事相上讲,陈老师分享的“不能轻易放弃”对志愿者也很受用。每一个路人都是我们的有缘人,我们要努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按照我们的培训理念所指引的去做,不轻易放弃任何人。对每一个路人都要用心去关照。希望他(她)能接受我们的爱心粥,希望我们都能将爱不断的传递出去。从每时每刻做起,对每一个人都这样,我们就可以将“薄德”慢慢积累成为“厚德”。
今天是王梅老师的生日,张往金老师带头为她唱了生日快乐歌。王梅老师带她的朋友苏俊锡来奉粥,非常随喜他们两个。苏俊锡从长沙来北京,今天专门来体验奉粥,他在分享的时候,希望我们将粥栈开到长沙,那样就坚持去奉粥了。大家都非常赞叹他的这种想法!张晖老师上周出差,这周回来后又来奉粥了,她虽然离开了,但是不论走到哪儿,她都心系心栈。
“能容小人是大人,能培薄德是厚德”。在心栈能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心栈的志愿者都是优秀的人,能和他们愉快相处很容易;然而有时候路人却不能接受我们,对我们可能抱有各种不同的排斥心态,这时候,能够奉送出一杯爱心粥,也是非常考验我们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假如是我单独面对这些,可能就无法面对了。正是因为有了团队,我们有着共同的信仰和宗旨,这样大家就会相互策励,相互帮助,彼此提携,在境界现前时,我才能做得不是那么差劲。所以非常感恩志愿者,非常感恩心栈这个优秀的平台,这是启发我们心灵慈善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