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在感动?

是谁在感动?真的分不清了――坚强的孩子,你的乐观、向上,淳朴、勤劳,感染着我们,要谢谢你和你的家人,有这样的一个机会,缘分,能让我们来到这里,远离城市喧嚣,感受到最炙热的笑脸,最淳朴的情感,爱与被爱是相互的转换的,一样重要……

是谁在感动?你快乐所以我更快乐

——河北易县孤困儿探访后感言

于青彤

第一次参加仁爱基金助学组的孤困儿探访工作,去之前提前经过了专门的心理培训——如何能够和孤儿更好的沟通,在关爱他们的同时不让他们产生排斥和被人怜悯后的自卑心情,是去之前想了N多遍的,告诫自己——要注意言行,注意举止,千万不能让孩子们感到不安,出现尴尬的场面……

到达易县县政府后,又搭车走了一个多小时的盘山路,一路上山变的更高,山涧变的更深,远山云雾缭绕,绿树婆娑……我无心感慨山间景色的壮美,只是心里不停的嘀咕:“还没到吗?住在这么深的山里,出行多不方便?孩子们呢?可能都没出过山?那会有什么见识?生活、学习会是怎么样呢……即将看到的是什么画面呢?要做好最坏的心里准备――心里莫名的多了更多的惆怅和不安,为孩子们的生活担忧……..”

终于到了,是安插在山上的一片平地居民区,农家院的样子,院落远不是很规整……. 一个孩子过来了,Pink 的上衣,Pink的凉鞋,牛仔裤,白皙俊俏平静的脸,自然色的不是很黑的头发让皮肤更显白净……是她,岳红(一个和名模同名的女孩)就是我们此行第一个探访的孩子…….一个让我第一眼觉得比城里孩子还健康还自然美丽的女孩,我在心里惊叹这样优秀的女孩竟然能出现在这样偏僻的地方;接下来孩子带我走进他家一个狭窄的农家院――都见缝插针的种了蔬菜,储存着大堆玉米;走进和孩子的面孔完全不搭调的黑漆漆的小屋里时,我心里是好奇,是感慨――黑的炒台,黑的窗框糊着纸,满墙贴着泛了黄的报纸,这样的地方如果出现在电影电视画面里,我会认为是抗战时期的农村,很正常;是墙上贴着的几张当下明星的,旧的贴画,提醒我,现在,今天,是09年的7月11日,而不是时光倒退;我想到了自己的家…….和我常见的农家乐、鱼家乐,真是有天壤之别。但是当我们第9组志愿者和家人挤进这个小屋的时候,(没办法人多没地方站,有的直接上土炕了),孩子最年轻的气场,健康的身姿和阳光的脸让我没有像来前假想的两个字:“凄凉”……对,没有“凄凉”,这是个家,有情有义的家,虽然她是从小被捡回来的,被至今未婚有些智障的年迈养父养大,但她有父亲的爱,姑姑的爱,老师的爱(老师很喜欢她,放假了还总想她,惦记她),同学的爱,今天又有了来自北京的仁爱哥哥姐姐的爱…….让这个懂事,能干,学习好(全班57人第一名,作业写的非常工整,最爱学外语),有主见的女孩从最初的一点拘谨到最后和我们相拥在一起时的那般自然、那般由衷……我们太爱她了,可爱的女孩,不幸又幸运的女孩,让我们亲吻她的脸,让她感受到我们爱她,愿意倾心帮助她――这时一遍遍埋怨自己为什么没能再多带些她喜欢的书、文具、生活用品、玩具(我们让她学着用像机,她是第一次自己按快门,又好奇又兴奋!)…….愿意看她笑,像股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你快乐所以我更快乐!”――不是你,你的父亲,你好心的姑姑要紧握我们的手说感谢,这一刻,该我们说“谢谢”的!我们才是被你们重视的、被认可的、被感动的,真的,是谁在感动?真的分不清了――坚强的孩子,你的乐观、向上,淳朴、勤劳,感染着我们,要谢谢你和你的家人,有这样的一个机会,缘分,能让我们来到这里,远离城市喧嚣,感受到最炙热的笑脸,最淳朴的情感,爱与被爱是相互的转换的,一样重要….. 

接下来探访的是金建,一个同样阳光健康亲切可爱的男孩,虽然他的脸上因为出过车祸有明显的疤痕,(幸运的是没有伤到眼睛),并未影响他的笑容,更像个小男子汉了!同样是简陋的农家小屋,比岳红家好一点,安了电话;金建也很乖,博士志愿者现场当起了老师,还要求金建当场写保证书,保证每天读几遍书,好好学习;他趴在炕上认认真真的写着,真是个听话的孩子;抚养金建的爷爷奶奶都是70多岁的老人了,当我问他,现在的愿望是什么,他说:"想给年迈的爷爷奶奶买营养品"――真是懂事、孝顺……问他怕什麽,他想了好久,“没什么怕的”――勇敢!虽然也该上初三了,但还是孩子,因为我在心里替他想:"怕什么?"如果没有爷爷奶奶,他的基本生活都要面临困难,奶奶说如果他考高中,上大学,家里是没钱供的,这也是岳红同样要面临的实际问题……"问金建:"如果措学小小年纪去打工他怎么想","还是要多读书吧,希望考大学",和岳红一样,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大家合影照相时,他两只手搭在爷爷奶奶的肩上,真的像个男子汉一样,相信他的誓言:"好好学习,让爷爷奶奶过上更好的日子――这也是最直接的爱的传递吧";当和我们一个已为人父的志愿者合影时,他把脸贴在对方的胸膛上,像个婴儿一样乖巧……是啊,这是个缺少父爱的孩子(父亲出意外早逝)……我们不是怜悯他,而是要鼓励他,关爱他,同时在未来的日子里关注他的成长!我给金建讲"蓝丝带的故事",他很快就领会了其中的含义,给他留了几条丝带,他很欣喜,"可以给他爱的,认为在他生命中重要的人了!"分别的时候到了,一样的一依依不舍,一样的满眼泪光,尤其是金建的奶奶,那张年迈的布满皱纹的脸,是那么专注和诚恳,真的是老泪纵横……让我们,包括男志愿者都不住的擦拭眼角……其实,我们做的真的很少,能换回这样的依恋,情愫……真正的收获者是我们才对!

这次探访,让我体会到的互相关爱、爱心的更丰盈,相信是每个参与的志愿者都有的心路历程;不同的是,我在比较,比较他们有的品质,是城里孩子没有的――他们的"穷人孩子早当家的独立、乐观、坚强、质朴…….";和城里孩子比,他们没有奥数班、钢琴班、画画班、天文班,这样那样丰富多彩的补习班(其实说起这些,城里孩子也够累的);他们匮乏的是精神生活,眼界是狭小的,如果走出深山,面对城市的生活,他们会不会茫然,会不会不知所措……..会不会不自信……..这些都是需要我们通过未来的书信、书籍(一些带彩页的科教书籍是更直观的)来给予、协助的…….申姐还见缝插针的给孩子们潜移默化的灌输环保知识,像化肥的使用后患,要种植绿色有机蔬菜、废电池的危害等等…….时间真的是太短了,一次探访远远不够,我们需要做的还很多…….很多……思考的同时,让我们尽快行动起来吧!

你快乐所以我更快乐!让我们互相关爱,让我们互相感动吧!